原创 这是观众用电影票,选出来的最伟大爱情电影
2025-04-22 00:53
发布于:山东省
今年北影节的票房冠军已经揭晓,那就是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,而紧随其后的亚军则是《爱在日落黄昏时》。这个爱情三部曲系列,究竟为何能始终保持如此长久的魅力呢?
1995年的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中,来自美国的杰西与来自法国的席琳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相遇。他们彼此一见如故,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白昼,直到清晨他们在火车站告别。九年后的《爱在日落黄昏时》,杰西已经成了一位小说家,写下了他们当年的相遇故事,并最终在巴黎与席琳重逢。两人决定在夕阳下重新点燃曾经的火花。而又过了九年,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里,他们已经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,生活的琐事与家庭责任成了他们面对的难题。
这三部作品花费了18年时间,分三部影片讲述了从偶遇、重逢到相守的故事。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说,这样的叙事结构实属罕见。虽然故事看似琐碎且微不足道,但它所传递出的真实时光流转的感觉,完全可以与《美国往事》或《灿烂人生》这类波澜壮阔的影片相比拟。
《爱在三部曲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史诗,它并不像《泰坦尼克号》《廊桥遗梦》或《剪刀手爱德华》那样围绕阶级、道德或种族的障碍展开悲壮的爱情。它几乎没有戏剧性的冲突,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更多表现为日常的对话和互相拌嘴。正如席琳在第二部中所说:“年轻时我们总以为会遇到许多人。后来才明白,所谓机缘,也不过那么几次。”这种机缘,确实值得讲述,就像第一部中的诗人为了它写下诗篇。
他们的初次相遇发生在维也纳的火车上,杰西与席琳因偶然的相遇而改变了原本的行程。在接下来的十二小时里,他们在维也纳市区漫游并展开了长时间的对话。影片通过这段漫长的对话和共同旅行的经历,让观众一点点了解这两位陌生人的故事、理想和恐惧。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,它让我们和主人公一样,对彼此一无所知,仿佛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,参与了这场了解彼此的过程。那种微妙的情愫通过俏皮的互动(如假装打电话的场景)和诗意的画面(街头艺人写诗的片段)展现得真诚而又克制。最后,影片避免了肤浅的爱情描绘,干脆断开了性爱的可能。
作为三部曲的开篇,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已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。虽然偶遇的爱情故事并不少见,但它之所以如此迷人,并非仅仅因为杰西和席琳相遇时的情感激荡,更因为影片通过大量对白和客观的视角,自然地展现了两人共同的志趣和生活体验。此外,由于影片没有过多描绘两位主角的背景,这种叙事方式与传统爱情片大为不同,重设了戏剧冲突,专注于性别差异与心灵交流,并且随着三部曲的展开,社会性话题逐渐深化。
如今,如果没有《爱在日落黄昏时》的续集,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无疑会显得不完整(尽管林克莱特曾表示当初并未计划拍成系列)。第一部的叙事虽然充满了诗意,但结尾部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因此,第二部的出现,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情感冲突,尤其是杰西与席琳重逢时,面对各自的生活琐事与过往的回忆,两人之间的对话增添了不少戏剧性。杰西谈到他曾经返回维也纳去找席琳(但由于她亲人去世未能如约见面),而席琳则透露自己曾在纽约生活三年,只为了再次见到杰西。
有趣的是,导演并没有通过闪回手法来表现这些背景,而是通过大量对白将这些细节呈现出来。这种方式不仅让镜头时间更加紧凑,也避免了过度煽情,同时使得影片的结尾显得更加符合逻辑——杰西最终毅然决定追求席琳,展现了一种深情而成熟的爱情。
九年后,在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中,杰西与席琳已经有了双胞胎女儿,表面看似幸福美满,但他们的生活中依然充满了来自前妻和前妻儿子带来的压力。这一部影片较前两部更具现实感,婚姻、家庭、女权主义等话题开始成为影片的讨论焦点。虽然浪漫的色彩有所减弱,但通过幽默与直率的对话,导演成功让观众开始反思这些问题。
尽管家庭生活的琐碎在第三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,但电影依然通过一系列长镜头和细腻的对话,营造出了紧张又充满张力的氛围。特别是在酒店争吵的那一幕,观众会不禁担心,难道这段爱情故事会在分手的悲伤中结束吗?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,而是通过沉默来回应这一切,就像现实生活中那样,有时沉默才是应对激烈争吵的最佳方式。
不过,在影片的结尾,杰西通过一个充满情趣的“时光旅行”小游戏,深情地向席琳表白,似乎暗示着即便生活中有诸多挑战,爱情依然有化解一切的力量。
虽然结尾略显轻松,但它深刻反映了一个真实的观念:爱情并非万能,但在爱的名义下,沟通与理解能使问题得到解决。影片的最后,杰西和席琳在露天酒吧中成为了众多顾客中的两位,而他们与周围的灯火、人群一起,构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星座。这一幕让人想起杰西当初劝席琳下车同行时的那句台词:“免得20年后回忆时,你会因为错过这个机会而后悔。”
虽然在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中,杰西和席琳的感情经历了种种裂痕,但我们依然相信,这两个有趣且充满深度的灵魂将继续相爱,携手度过更多的岁月。
影片中一位希腊老人说:“爱与爱人就像日出与日落,来时灿烂,去时悄然。我们对于某些人来说至关重要,但我们终究只是彼此的过客,一切都会随时光流逝。”这并非悲伤或绝望,而是林克莱特对爱情与人生的诗意注解。
杰西与席琳有幸在爱情的光辉下成长,他们珍惜并不断唤醒这些美好的记忆,因此他们不会在午夜降临时像两艘船在黑夜中擦肩而过。
《爱在三部曲》最大的意义,在于它生动而有说服力地展示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。正如我一位朋友曾说:“如果你从不说出心声,又怎么能指责别人不理解你?”如果我们封闭自己,总是自溺于“别人都不懂我”的困境中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
无论是情感的萌芽、误解的澄清,还是争执的化解,只有通过足够多、足够深入的沟通,才能真正理解彼此。杰西和席琳的故事便是如此。若没有那些一次次深入的对话,他们的偶遇可能只会变成一段短暂的艳遇,最终随着时间消逝。
但事实是,我们见证了他们18年的成长,而且,我们还想继续见证他们的故事,直到下一个18年。
在每一个又一个的18年里,我们如何继续相爱?答案,已经显而易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