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
拼音 lán ㄌㄢˊ
部首丷部 总笔画5画 部外笔画3画 繁体 蘭兰lán(ㄌㄢˊ)
1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
例 ~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~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~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
2古书上指“木兰”
3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 juàn )
4古同“斓”,斑斓
5姓
异体字
详细解释
兰lán(ㄌㄢˊ)
〈名词〉(1) 形声。从艸,阑( lán )声。本义:兰草,即泽兰
(2) 同本义
英 eupatorium
引 蘭,香草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引 衡兰芷若。 —— 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
引 兰槐之根是为芷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
(3)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,属菊科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于山中湿地,花紫红色,其茎、叶、花都有微香。古人所谓的兰,大抵指此而言,不是指兰科的兰。如:兰臭(朋友相契。引申为友情);兰麝(兰草和麝香。都是高贵的香料,古时用来薰香)
(4) 兰花
英 orchid
(5) 兰属植物的泛称
英 cymbidium
(6) 即“春兰”。亦称“兰花”、“山兰”、“草兰”、“朵朵香”
英 Goering cymbidium
(7) 古指木兰
英 magnolia
(8) 兵器架
英 arms frame
引 武库禁兵,设地蘭锜。 —— 汉· 张衡《西京赋》
例 兰盾(放置兵器的架子)
(9) 假借为“栏”。栏杆
英 balustrade; banister; railing
引 又置奴婢之市,与牛马同蘭。 —— 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
(10) 假借为“籣”。盛弩矢之袋,形如木桶
英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
引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。 —— 《管子·小匡》
(11) 姓 ?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“兰”字头,请参考“蘭”字。
卷别正文・申集上
位置第1070頁,第11字
部首艸部
康熙筆画23画 部外 17画
《唐韻》:落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郎干切,音闌。《說文》:香草也。陸甸云:闌艸爲蘭,闌不祥也。陸璣《詩疏》:其莖似藥草澤蘭,廣而長節,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。《易・繫辭》: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《左傳・宣三年》:鄭文公妾燕姞,夢天與蘭,曰:蘭有國香,人服媚之。屈原〈離騷〉:紉秋蘭以爲佩。《爾雅翼》: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。
又,《本草》:木蘭。屈原〈離騷〉:朝搴阰之木蘭兮。
又,《管子・小匡篇》: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。〔註〕蘭卽所謂蘭錡,兵架也。
又,脈也。《史記・扁鵲傳》: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。〔註〕支者順節,蘭者橫節。隂支蘭,膽藏也。
又,布名。《華陽國志》:蘭干細布。蘭干,獠言紵也。
又,人名。《列子・說符篇》:宋有蘭子。張堪註:凡物不知生謂之蘭。殷敬順曰:《史記》無符傳出入謂之闌。此蘭子謂以技妄遊,義與闌同。
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漢有太守蘭廣。
又,萑蘭。《前漢・息夫躬傳》:涕泣流兮萑蘭。〔註〕萑蘭,淚闌干也。(《康熙字典》頁0969“萑”字“《前漢・息夫躬傳》:涕泣流兮萑蘭。〔註〕涕泣闌干也。”頁0267“干”字“《韻會》:目眶謂之闌干。《正韻》:闌干,淚流貌。”《漢書》注“臣瓚曰:萑蘭,泣涕闌干也。”師古曰:“瓚說是。萑音完。”(鼎文版,頁2179))
又,芄蘭。揚子《太經》:陽氣親天,萬物芄蘭。〔註〕芄蘭,茂密也。
又,通欄。《後漢・東夷傳》:徙于馬蘭。〔註〕蘭卽欄。
又,通斕。〈吳志・孫權傳〉:童謠曰:黃金車,斑蘭耳。
又,《韻補》:陵延切,音連。宋玉〈招䰟〉:川谷徑複流潺湲,光風轉蕙氾崇蘭,經堂入奧塵朱筵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“兰”字头,请参考“蘭”字。
说文解字卷别卷一下 位置第17頁,第24字
反切落干切
香艸也。从艸闌聲。
说文解字注香艸也。
段注易曰:其臭如蘭。《左傳》曰:蘭有國香。說者謂似澤蘭也。
从艸。闌聲。
段注落干切。十四部。
兰的字谜
谜面:真到长大才变美(打一字)
谜底:兰
解析:“兰”字加“一直”、“大”就变成“美”字。
谜面:三丫头(打一字)
谜底:兰
解析:谜底“省”别解为“少一目”。
谜面:直到进城后,才知是广州(打一字)
谜底:兰
解析:“直”即一竖,写作“丨”,与“兰”组合成“羊”字。广州,别称羊城。
谜面:大散关上辞夫人(打一字)
谜底:兰
解析:“关”字散去“大”,余下“丷一”;“夫”字辞去“人”,留下“二”字。
谜面:真通未来(打一字)
谜底:兰
解析:“兰”字加上一“直”,即为“羊”字。“羊”与地支“未”相扣。
兰字组词
兰字开头组词
兰字中间组词
兰字结尾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