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4日,走进河南省封丘县潘店镇蔡顶东村,占地30余亩的金银花绿意盎然,散发着一缕缕淡淡的清香。目前,金银花已进入采摘期,辛勤的农民正抢抓农时忙碌地采摘着金银花。
种植户李进宽已经种植金银花十多年。据他介绍,种植期间考察了很多品种,也尝试过很多品种,最终决定种植品种为“四季花大毛1号”,年产四次花,每年10月份将金银花栽种后,来年5月份就能开花采收,花期长达3个月,可以连续采收。
种植规模扩大后,李进宽成立了封丘县豫原家庭种植农场合作社,还购置了金银花烘干设备,初步形成了以金银花种植、技术服务与推广、产品回收、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。现在,把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鲜花,放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,15个小时左右就能得到干花。
“春夏开花时,从叶腋间生出两朵并蒂小白花,随后花色由白转黄,黄白相映,故称金银花。”封丘县金银花办公室主任张伟介绍说,封丘县种植金银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。封丘古属魏地,西晋《博物志》载:“魏地人家场圃所种,藤生,凌冬不凋。”照此算来,金银花在封丘种植迄今有1700余年的种植历史。2020年10月,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正式授予了封丘县“中国道地金银花之乡”的称号,这也是我国唯一的“道地金银花之乡”。
黄德镇作为封丘县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,结合自身区位优势,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,聚焦产业示范带动,着力提升“一村一品”工程,依托传统种植金银花经验,通过流转土地,成立封丘县贾庄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,把培育壮大金银花特色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、带动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。
“金银花需要纯手工采摘,带动不少村民就业。”黄德镇贾庄村村民王文娟说,自从把土地流转出来种上了金银花,当地村民摇身一变成为采摘工人,一年到头有活干,按天拿工资,一名普通工人每天可采摘20多斤,收入100多元。
“目前,我们贾庄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500亩,年产金银花达50余吨,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,提供就业人数1560 人,带动周边村2000多户脱贫致富,受益群众达6000 多人。”贾庄村党支部书记高保枝介绍说,“一年三季”花开不断的金银花产业,成为了贾庄村乡村振兴的“金银矿”。
近年来,封丘县金银花产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贯彻产业是基础、产品是核心、企业是关键、中高端市场是封丘金银花产业发展新的创新发展理念。突出“健康之花、美味之花、融合之花、地标之花”的定位,推动封丘金银花全面迈向中高端,打造“中国名优特产第一花”。据悉,封丘县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,出口到日本、韩国的金银花,九成来自封丘。
封丘金银花具有“花条头大而修长,绒毛密而显见,骨茬硬而有肉感,清香味浓而悠长,淡黄绿色佳,质纯净……”等道地性特质。作为独有的国家道地药材保护品种,封丘金银花还是上好的茗茶。
城关乡西孟村“85后”贾志恒是一位新农人,作为中国金银花茶非遗制作传承人,他所从事的工作是挖掘金银花的深层价值。经过十多年研发,他将“金银花深加工”这一产业做到了极致,成为宋源号金银花的“代言人”,陆续研发出了金银花团茶、金银花茶饼、金银花蜜露、金银花小青柑茶、金银花杯茶等系列产品,其金银花茶制作工艺被列入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封丘县聚焦“花经济”,做足“花文章”,创新“金银花+”发展理念,金银花已成为封丘特色产业的“经济花”。目前,共投资创建56个种植基地,培育了博凯生物、雷公饮片、宋源号、华粹等一批金银花深加工龙头企业,开发出金银花含片、金银花发酵茶、金银花蜜糖食品、金银花饮料、金银花酒等50多个品种和工艺,实现年产值6亿余元。“封丘道地金银花”已经成为国内金银花产业的风向标,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,并成为封丘名片、河南品牌。
图为封丘县数万亩金银花迎来采摘期。杨恒战摄
图为刚采摘下来的金银花。封丘县也因为金银花品质优而被誉为“中国道地金银花之乡”。杨恒战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