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西“橄榄大王”三代坚守37年:从负债累累到带动一方百姓致富

 佚名文
发布时间:2025-04-30 13:07

揭西“橄榄大王”三代坚守37年:从负债累累到带动一方百姓致富

2020-12-21 14:12

橄榄,是潮汕人的情结,对其钟爱之极。曾经,一颗三棱橄榄卖出了80元的高价。该品种的引进者温贤湘被称为揭西“橄榄大王”。温家三代坚守橄榄园37年,从负债累累到带动一方致富。如今温家3100亩的果林,仅在灰寨镇马路村就有三棱橄榄1600亩。

一代辞“官”下田

历经挫折推广良种

“橄榄大王”温贤湘如今已是82岁高龄,回忆起初创业时的事情依然如数家珍。“为了改变下一代的面貌,为了带动周围的村民致富!”谈及辞去公职、投资橄榄下地干活的目的时,他如是说。

温贤湘出生贫寒,吃过别人丢掉的硬菜头,也曾遭遇1000多人的学校只有自己交不上学费的尴尬。受过苦,也受到了很多帮助,长大后的他开始思索如何改变现状,如何带动村民一起过好生活。

1984年,时任灰寨镇党委办公室主任的他接待了一名农业行家的到访。对方就揭西优越的山林环境以及独特的“世界小阳春气候”,提出了种植青橄榄比较合适的看法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温贤湘记住了这句话并付以实践。他辞去公职,借款900万元在家乡马路村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种起了橄榄。通过10多年的努力,他的橄榄事业逐渐上了正轨,开始迎来丰收,致富梦眼看就要实现。就在这时,生活却给了他当头一棒。2004年,潮汕一地凉果添加剂超标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,一时间,凉果销路受阻、生产停滞,整个潮汕地区的凉果加工业遭受重创,负面影响迅速波及到种植户,在采摘季本该人声鼎沸的农场突然门可罗雀。

为了扭转局面,他多方尝试,引进了可生吃的凤湖橄榄、三棱橄榄等多个品种进行试种,并最终筛选出经济效益较高的三棱橄榄进行推广。但是三棱橄榄的一个枝条便要两三百块,一棵橄榄树又需要嫁接上百穗,当时负债累累的他,已无力承担,在当地也已借不到钱。重压之下,他卖掉了给小儿子结婚用的房子,跑到五个省市筹钱,终于把所有的土橄榄都嫁接上良种。此后,又经过了八年的经营,终于迎来了大丰收,在一年内还清一千多万的欠债。

尝到甜头之后,他开始大力宣传推广,呼吁附近的村民一同种植良种橄榄,还为家境困难的村民免费提供种苗和接穗,同时传授管理技巧。

致富不忘乡亲。温贤湘热心家乡公益,陆续出资助学、修路等。每年春节,他又拿出10万元给曾经工作的8个镇的困难乡村送去慰问金。马路村村民邹锦英说:温老板一家待人挺好的,一般听说谁有困难,都会提供帮助。”

二代联农合作

共绘产业发展蓝图

八年前,温贤湘将果林场的经营交棒给儿子温华涛。温华涛辅助父亲,走过了事业最为艰难的日子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接管果林场后,他就进行改革,将荔枝、龙眼、青梅等各种水果都改种橄榄,把果林场打造成一个专门生产优质橄榄的场地,提高产品质量,塑造高端品牌形象,进一步扩大橄榄产业版图。2007年,他创立揭西天鹅湖水果种植有限公司,开始打造天鹅湖橄榄品牌。

2019年,揭西天鹅湖水果种植有限公司获广东省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项目的扶持。通过项目扶持,公司对橄榄园进行了全面升级,主要包括设置排水沟、扩种橄榄等。温华涛介绍,原本农场的管理属于粗放型,经过升级后逐渐往标准化占,为实现产业振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。

同时,温华涛还乘县里规划打造6万亩优质橄榄产业带的东风,探索出3条产业振兴发展道路。首先是多点扩散,除了马路村大本营,还在南山镇、白塔镇等地建立分农场。其次是联农合作,他与大农户合作分成,通过提供种苗和管理团队,负责后续销售等进行产业扩张;同时还带动小农户种植,前期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,后期负责收购。最后是衍生品打造。选取一个近200亩的农场进行有机产品试验,将略有损伤的橄榄制成橄榄酒,并计划制作橄榄含片等深加工产品。

今年,橄榄园也不负其望迎来大丰收,自有果林场收获70万斤的产量,与其他农户合作收购的也有10万斤,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,而试验的有机橄榄也获得约七成的高成品率。对此,父亲温贤湘很高兴:“年轻人动脑筋有研究,不仅技术好,经营得更好。”

受种植技术要求高、农民土地分散等限制,目前三棱橄榄在揭西的种植面积并不算太广,更多的农户还是选择到果林场就业致富。据了解,果林场日均带动就业30人次,有一个30多人的日常管理团队,贫困户李儒快是其中的一员,已在果林场中工作了29年。“到这里工作每个月工资4500元,每天上班8小时,包三餐。离家近,时间上相对自由,家里有什么急事,跟老板说一下就可以回家了。”据了解,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,果林场还带动了8名贫困户就业,每人每年平均可增收6万元。

在采摘季,果林场还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来帮忙采摘,最高时一天可带动就业50人次。贫困户温奋生从去年开始到果林帮忙采果,每天可以挣得350元。“工资还是比外面高的,这边有活我就会过来帮忙。”

三代锋芒初露

畅想乡村振兴之路

在果林场中经常出没的,还有一个略带憨厚的年轻人。虽然不甚言语,却是这个庞大产业的接班人。“我爸年龄也大了,这个产业又这么大,我就想回来家里帮忙。”温辽凯是这个家族的第三代,今年才22岁,中专毕业便回到家里,从洗果、摘果做起,逐步磨练。

在他看来,爷爷跟父亲把橄榄园经营得很好,是自己很崇拜的人,但是目前橄榄的销售还是比较局限于潮汕地区,需要打通网上通道,将橄榄销往全国,甚至全世界。对此,他已有规划,首先从微商做起,销售到附近,打造品牌后再开淘宝店销往全国。他还考虑做橄榄油、橄榄液等各种衍生产品。

对于乡村的发展,他大胆畅想,想打造大型的观光旅游业,带动周边农民发展,吸引更多人来揭西旅游,让橄榄产业的收成不仅仅局限于采摘季的半年。

如今的他虽然还未开始接管家业,但已有许多的想法,这正与其父亲的期望不谋而合:“不要像我和我爸一样成为老农,希望他当个新农人。”

三代传承坚守,换来橄榄长青。这颗小小的绿果子,滋润了地方、造福了百姓,让脱贫致富之梦想,在揭西开花、结果。

来源:南方农村报、揭阳发布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首页
评论
分享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