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(记者赵竹青)9月27日至28日,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表示,近期发布的《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为工业软件发展锚定了清晰方向: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,加速工业软件创新突破进程,大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装备,这不仅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,更标志着中国工业软件步入创新突破、规模发展的高质量时期。
杨孟飞说,工业软件是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的核心引擎,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柱。其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、激活数字经济潜能上,更在于筑牢工业体系的韧性根基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,是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数字底座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、浙江大学教授孙优贤表示,现代工业正从“以装备为核心的工业”向“以软件定义的工业”转变。软件定义制造,激发了研发设计、仿真验证、生产制造、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创新活力,加快了智能化生产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、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的发展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、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表示,工业大模型继承了工业软件的核心使命,是知识沉淀与提质赋能,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工业软件的新范式。工业大模型不是要取代原来的工业软件,在工业大模型时代,它是工业软件进化的一个新的形态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表示,近年来,我国在工程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,展示了工程创新的新范式、新规律。未来,我们应当原始创新与工程创新并重,通过系统工程实现部件落后下的整体领先,同时构筑新型创新生态与治理体系,着力打造创新的全新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