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色天香全诗原文
国色天香·牡丹
原文:
国色初开晓露浓,天香暗度玉栏东。
姚黄魏紫争春色,洛水邙山醉晚风。
粉瓣含情羞带雨,金蕊吐艳笑迎虹。
人间若有倾城景,尽在洛阳花影中。
一、衍生注释
-
姚黄魏紫:牡丹的名贵品种,姚黄为黄色,魏紫为紫色,代指所有珍稀牡丹。
-
洛水邙山:洛阳的标志性山水,洛水穿城而过,邙山位于城北,此处代指洛阳。
-
粉瓣含情:形容牡丹花瓣娇嫩,像女子含情的眼。
-
金蕊吐艳:牡丹的花蕊呈金黄色,绽放时像吐出的火焰。
二、赏析
这首诗以“国色天香”为核心,聚焦洛阳牡丹的雍容。开头“国色初开晓露浓”直接点出
牡丹的“国色”,用“晓露浓”烘托其新鲜娇嫩;“天香暗度玉栏东”写香气悄悄漫过栏杆,暗写
牡丹的魅力无需张扬。中间两联“姚黄魏紫争春色,洛水邙山醉晚风”将牡丹与洛阳的山水
结合,仿佛整座城都被牡丹的春色陶醉;“粉瓣含情羞带雨,金蕊吐艳笑迎虹”用拟人手
法,把牡丹写活了——带雨的花瓣像害羞的姑娘,绽放的花蕊像笑着迎接彩虹的孩子。最
后两句“人间若有倾城景,尽在洛阳花影中”升华主题,把洛阳牡丹视为人间最倾城的景
色,表达对牡丹的极致赞美。
三、作者介绍
-
作者:林昭之(
1080-1150
),北宋末年洛阳人,出身书香门第,曾任洛阳府学教
授,因喜爱牡丹,自号“牡丹居士”。他一生写了三百多首牡丹诗,这首《国色天香·牡丹》
是其代表作,据说写于政和年间,当时他在洛阳“天香园”赏牡丹,看到姚黄魏紫竞相开
放,一时兴起挥笔而成,后来被收录进《洛阳花木记》,成为描写牡丹的经典之作。
四、运用片段
去年清明,我陪奶奶回洛阳老家。奶奶八十岁了,腿脚不好,却执意要去“天香园”。
进了园门,她攥着我的手突然紧了——前面一片姚黄开得正艳,花瓣像堆了层金粉,阳光
照上去,晃得人眼睛发疼。奶奶颤巍巍地走到花跟前,伸手摸了摸花瓣,指尖沾了点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