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如:賢賢易色(學習賢美的品德來改變好色之心)
子夏說:“賢賢易色”。——《老殘游記》
勝過,超過
賢於長安君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
賢於己者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
師不必賢於弟子。——韓愈《師說》
〈形〉
對人的敬稱
分明是如賢所教,但是小生自小坐書齋,不諳其他生活。——《新編五代史評話》
又如:賢宰(知縣);賢喬梓(尊稱人家父子);賢竹林(魏晉間“竹林七賢”。后用作對他人叔姪的敬稱);賢弟;賢甥
凡與人言……自叔父母以下,則加“賢”字。——《顏氏家訓》
良,美善
多聞其賢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非不賢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賢否(好的與壞的);賢妻(賢淑的妻子);賢慧(稱美女子善良而明大義)
東家有賢女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形聲。從貝,與財富有關。本義:多財)
艱難;勞苦
大夫不均,我從事獨賢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北山》
有德行;多才能
以財分人之謂賢。——《莊子·徐無鬼》
又如:賢聲遠達(好的名聲遠揚四處);賢歌(品行技藝都好的歌妓);賢才(德才并美之人);時賢(指當代有賢能有聲望的人)
相如既歸, 趙王以為賢大夫。——《史記》
閑賢臣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賢,多才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〈名〉
人的賢能
其賢不及孔子。——唐· 韓愈《師說》
有才德的人;人才
思賢如渴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思賢如渴。——《三國志》
唐賢今人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尊賢而重士(賢,形容詞作名詞用,賢人)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又如:賢圣(圣賢);前賢(有才德的前輩);先賢(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);圣賢(圣人和賢人)
三曰進賢。——《周禮·太宰》。注:“有善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