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,形声字。从艸,重声。“董”字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写作“蕫”,从艸,童声。隶书有承篆文从童,亦有改从重。“蕫”变为从艸、重声之“董”字,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。董字由草字头和“重”字组成,上面的“艹”是形旁,下面的“重”是声旁。艸(艹)表意,童表声。“董”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。不过,在古代文献中,“董”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,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督察,后引申为监督管理。《尔雅·释估》:“董,正也。” [2] [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