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豆蔻
【药材名称】草豆蔻
【拼音名称】Cao Dou Kou
【别名】豆蔻、草扣、草蔻、草蔻仁、大果砂仁、大红扣、哥架、假麻树、蔻仁、偶子、野姜
【科属】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。
【产地】生于林缘、灌丛或山坡草丛中。主产广东、台湾、海南、广西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归经】辛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燥湿行气,温胃止呕。
【中成药】共有 36 种中成药使用草豆蔻: 等。【应用】
1、用于湿阻脾胃、脘腹胀满。本品性味辛温,气味芳香,而温燥之性较强,功能燥湿行气,可用于湿阻脾胃之脘腹胀满,尤以寒湿偏盛者为宜,常与川、仆砂仁、陈皮等配合应用。
2、用于寒湿呕吐。本品辛温散寒,专入脾胃,又能温中止呕,用治寒湿郁滞呕吐,常与半夏、生姜等配伍应用。若是寒湿脚气兼有呕吐者可配吴茱萸、槟榔等同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汤,3~6g,入散剂较佳。入汤剂宜后下。
【注意事项】阴虚血少,津液不足,无寒湿者忌服。
【采收加工】8~9月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,晒至八九成干,除去果皮,将种子团晒干。
【炮制工艺】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【现代研究】
1、化学成分:含挥发油,油中含桉油精、a-蛇麻烯、反-麝子油醇等,并含豆蔻素、山姜素和皂甙。
2、药理作用:草豆蔻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,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呈现兴奋作用,高浓度为抑制作用。挥发油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。
【临床应用】
治疗急性泄泻:苍术、厚朴、枳实各10~20g,炒莱菔子、炒山楂、炒神曲、茯苓各30g,陈皮、半夏、木香、草蔻各6~15g,羌活、桂枝、防风各6~12g,黄连3~6g,甘草6g。水煎服。治疗92例,全部病例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而愈,服药最少1剂,最多3剂。〔陕西中医1991;12(3):129〕
【茶疗食谱】
草果豆蔻煲乌骨鸡
[材料]乌骨鸡500克、草果5克、草豆蔻5克、盐2克、味精1克。
[做法]将乌骨鸡宰杀洗净。草果、草豆蔻放入乌骨鸡腹内,以竹签缝隙好切口,加水煮沸,放入盐、味精食用。
[养生提示]此汤温中健胃,适用于虚寒妊娠腹痛。
草豆蔻图片
草豆寇
草豆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