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首先在画面顶部右侧画出我们的标题”袁隆平“
2、在画面底部左侧画出我们的袁隆平爷爷,然后在爷爷的怀里画出一捆水稻。
3、在画面左上角画一个太阳,让你和画一条丝带,在画面右侧用两条有弧度的水稻画出一个边框。
4、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啦,将人物的头发涂成灰色,衣服涂成乳白色,水稻涂成橙黄色,叶子涂成绿色的。
5、将边框外面的空白涂成黄色,丝带涂成深红色,太阳涂成橘色,水稻边框涂成绿色和成红色,然后在周围空白处画一些橙黄色和小圆圈做装饰。
6、最后在画面空白处画出格子线,整理一下,这样一幅好看的袁隆平手抄报就完成啦。
袁隆平人物手抄报画法如下:
第一步,画上上面画上一个条幅,打上底色,准备写标题。
第二步,画好的条幅中写入“杂交水稻之父-袁隆平”的标题。
第三步,右边画上一个一碗米饭的画面,装饰一下。
第四步,左下角画上袁隆平院士的卡通画面,点明主题。
第五步,右下角画上一束水稻装饰一下,烘托主题。
第六步,空白地方,用文字写上袁隆平院士的介绍,手抄报就画好了。
袁隆平(1930年9月7日-2021年5月22日) ,男,汉族,生于北京 ,无党派人士,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。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,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。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,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,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,中国工程院院士 ,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 。
水稻研究
1953年8月,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(现西南大学)农学系。服从全国统一分配,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。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。
1953年8月—1971年1月,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。
1960年7月,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。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,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。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,不会出现性状分离,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。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,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,尝试产生杂交品种。
1961年春天,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,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“鹤立鸡群”的植株,是“天然杂交稻”。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,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,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,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。
1964年7月5日,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“天然雄性不育株”,经人工授粉,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。